西安研究院6個項目獲得2019-2020 年度西安市職工經濟技術創新優秀成果
發布時間:2021/9/21 14:23:53 來源: 點擊次數:
近日,西安市勞動競賽委員會下發《關于2019-2020年度西安市勞動競賽先進集體先進個人和優秀成果總結評選通報》, 西安研究院制造中心的項目《鉆桿摩擦焊無人工作站的研建》《大螺距錐形外螺紋自動化加工及檢測產線建設》《PDC支柱自動焊接生產工藝技術研究》,物探研發中心的項目《采煤工作面隨采地震技術》《YTZ3(B)礦用地震儀》,地質瓦斯所的項目《粉煤光片自動制備裝置研制》獲得“2019-2020年度西安市職工經濟技術創新優秀成果”。
制造中心在行業內首創研建的鉆桿摩擦焊接無人工作站,解決了工人勞動強度大、生產效率低等問題。項目研制了多功能柔性接頭手爪,兼容性好、安全性高;開發了基于機器視覺的接頭機器人上料系統,制定協同工作機制,集成摩擦焊機、桿體上下料系統、接頭上料系統、接頭視覺定位系統等,實現了鉆桿摩擦焊接的無人化和智能化生產。與人工作業相比,單班生產效率提高20%,生產成本降低23%,單臺摩擦焊機年產量提高5000根,累計創造經濟效益7776萬元,節約成本78.3萬元,經濟效益明顯。
大螺距錐形外螺紋自動化加工及檢測產線建設,應用桁架機器人與數控設備連線,設計了專用的工裝夾具等機構,實現了上下料與加工的自動化。基于CCD光學技術開發了大螺距錐形外螺紋的檢測算法及系統,解決了產品在自動化生產中的檢測問題。在國內同行業內首次建立了集物料配送、加工及產品檢測一體化的自動化生產線。突破了單人單機及人工檢驗模式,大幅度降低了工人勞動強度,提升了產品質量及制造水平。生產線自建成以來,已累計生產各類鉆桿接頭20余萬件,生產效率提高20%,提高了企業生產制造水平、品牌形象及市場競爭力,為鉆探機具產業智能化工廠建設奠定了良好基礎。
PDC支柱自動焊接生產工藝技術研究了釬焊機理和焊接強度影響因素,設計開發了一種PDC支柱自動焊接生產的工作站,實現了PDC支柱的高效、自動化焊接。生產效率較原來提高60%,產品合格率達到100%,按年產量30000只、原工藝焊工實際年生產量約10000只計算,年 直接經濟效益達到30萬元。
物探研發中心圍繞煤礦井下掘進巷道探測的地質需求,在國內外煤礦井下隨采地震探測技術與裝備現狀調研分析的基礎上,通過煤礦井下隨采地震探測技術的方法研究、軟件開發、儀器研制和工程示范及推廣,形成了國產化的、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煤礦井下隨采地震探測的成套技術與裝備,填補了國內空白。該技術構建了采煤工作面隨采地震探測平臺,為隨采地震數據的實時處理、動態成像、資料解釋、應用效果等提供一套可行的方案,實現了回采工作面前方100m范圍內斷層、陷落柱、煤層變薄區等靜態地質條件精細探測及頂板破碎帶、應力集中區、突出危險區等動態災變條件監測預警,為煤礦智能無人安全開采提供數據支撐。
YTZ3(B)礦用地震儀創新性地采用集成式充電、傳輸一體機,雙處理器,低功耗控制,嵌入式Linux等技術使儀器指標有了進一步提升,儀器穩定性、可靠性更高,施工更為便捷。為礦井槽波地震勘探提供了裝備支持。對我國井下槽波地震勘探技術的研發和推廣做出了一定貢獻。目前已累計銷售200余臺,創造了良好的經濟效益,成為西安研究院新的經濟增長點。
地質瓦斯所研制的粉煤光片自動制備裝置,探索出了適用性較廣的磨拋工藝及磨拋參數組合,對25個典型煤巖樣品進行了自動磨拋試驗,其中23個典型樣品自動磨拋制樣成功。制備裝置是集機械、軟件和煤巖專業知識于一體的自動化裝備,對煤巖應用行業具有極大的推動性,社會效益顯著。自動制備裝置有效地解決了人工制樣質量參差不齊的問題,實際磨拋試驗效果良好,目前處于廣泛推廣應用階段。